日前,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组织专家开展2023年中央财政支持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竞争性评审工作。经过激烈竞争,青岛西海岸新区灵山岛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在全国28个申报项目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获得中央财政资金支持。
灵山岛是我国北方第一高岛,青岛市最大的海岛,与全国首批四大“美丽海湾”灵山湾隔海相望,是我国三大候鸟迁徙路线东线主干线的重要节点。2021 年获全国首个自主负碳海岛权威认证,是全国首批“地质文化岛”、首批十个“齐鲁美丽海岛”,岛北部分布有皱纹盘鲍刺参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森林覆盖率超过80%,拥有6种复杂地貌、423种植物,区域生态功能十分重要。
青岛西海岸新区工委管委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海洋强国战略,高度重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近年来先后投资约5亿元用于灵山岛海岛海域保护,改善提升灵山岛生态环境。灵山岛省级自然保护区管委立足生态保护主责主业,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绿色发展,深入开展“双碳”研究,积极探索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共赢模式,正在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GEP)省级试点工作,承担GEP向GDP转化的历史使命,大力推动“双碳”目标实现。
本项目以修复海岸带生态环境为目标,做到生态与减灾协同,共实施6项工程,包括开展植被群落修复和鸟类、野生动物保护,岛体和岛岸稳定性防护,海岛岸线保护修复,牡蛎礁修复,海岛入海污染物治理, 海岛保护修复管理平台建设等。共实施海岸带植被生态提升补植16.07公顷,清除外来入侵植物29.11公顷,清除后复绿19.22公顷;开展岛体和岛岸不稳定边坡和危岩体防护 21 处,护岸生态化改造 1975m,修复牡蛎礁8 公顷;改扩建垃圾处理厂1座,对2个村实施污水治理;开发建设海洋生态保护修复管理平台 1 套。项目计划实施期 2 年,中央专项资金和地方配套资金总预算 5.15亿元。
项目实施后,将使灵山岛生态系统稳定性明显加强,生态系统质量有效改善,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加,海洋碳汇能力持续提高,防御自然灾害能力有效增强,对于改善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推动灵山岛绿色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