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实验动物,看瑞典人如何做得更好

    更新时间:2015-12-08 11:35  

 

从医20年,和实验动物打交道也有20年。总的体会是,如果想当一名临床科研都拔尖的好医生,或是想尽可能地降低病人风险,你就不得不依赖那些为人类进步牺牲的动物朋友们。尽管有人不断致力于通过设立实体或虚拟模型去替代动物,但鉴于目前医学尚有太多未知领域有待开发,我们找不到完美的替代对象,也无法把一名医生像培训飞行员那样放进模拟机里练习,故该直面实验动物的事实始终绕不开。

 

记得刚读医学院那会儿就开始接触实验动物,最多的无外乎是些青蛙、小鼠、兔子一类,项目主要是关于神经反射、颈动脉置管、气管切开、阑尾切除等方面的操作。从教学上说是让大家了解一些基本的解剖生理知识,但实际上也是让刚刚穿上白大褂的医学生直面可能是最“残忍”的训练。这方面具体内容可能会引起强烈不适感,确实不好细说,但我至今依旧记第一次生理课值日被要求将48只小鼠全部处死的感觉。一只一只拽过来,按住颈椎,向后一扯,直到堆积成山。课后整整一晚我难受得吃不下饭,踩着破自行车在城里转了两圈才平复下来。

 

后来我当了外科医生,兼做动物实验带教。也才逐渐了解到,对于医学院的本科生而言,用狗和猪这样的大型动物做实验其实很有限,一来各校教学经费紧张,随便一只大动物就是成百上千,二来要控制并麻醉好这些动物也不容易,必须有专业麻醉师对动物进行气管插管后通过麻醉机和推注泵进行静吸复合全麻,这几乎就是一台正规手术的配置,而学校很难保证有足够的人员配置。

 

医学院本科生根据动物实验的要求做完,然后交上一份实验报告。除此之外,似乎也没有太多强调的部分。哪怕是我们这些带教老师,也觉得动物的善后交给实验员处理即可,只要同学们把操作要领掌握了也就够了。这方面的教材我们更新得还不够快,这方面的法律法规,可能非常有限。是的,如果没有到瑞典读博和做博后的这段经历,我可能会一直这么认为下去...对于这些不会说话、无法反抗的实验动物,我们很少思考它们所经历的痛苦,我们既不知道它们我们几乎忽视了它们作为个体的存在。我们欠它们太多,我们为他们做的又太少了。

 

欧洲在动物保护方面一贯走在前面,而瑞典又是其中最为“激进”的国家。一般认为,瑞典在实验动物保护的法律法规会比欧盟快5年,也就是说,欧盟统一实施的实验动物保护条例通常是瑞典早在5年前已经通过的样本。

 

而这些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条例则将对实验动物保护全方位覆盖到从动物伦理到动物居住环境、到实验操作规范、再到动物善后,真正让这些动物生的光荣、死得伟大。

 

首先是动物伦理。在瑞典,在你申请科研项目时,不但要把你的实验计划说清楚,也要把你关于实验动物这块内容彻底讲清楚。这个计划是不是一定要用到动物,有没有可以不用动物的替代方法?如果一定要用动物,为什么要选择其中的某种(隆德大学早在10多年前已经将狗排出在实验动物之外)?实验设计中准备最大量用到多少只,打算多长时间内进行?实验操作上如何规避对动物造成额外的痛苦?如果遇到动物在实验过程中或实验之后的观察期里出现不适,该如何预防和处理?哪些征象代表了你要做的这动物出现了异常?如果遇到这样的异常后,什么时机是动物管理员有权实施安乐死的?

 

不是说把这些填好了交上去就可以,瑞典各个大学都有专门的动物伦理委员会要进行专门审查。委员会成员中,除了医学院的专家教授、动物实验管理员外,还必须随机抽取一些注册过的非专业市民,他们作为民众代表行使公共监督权。同时,一旦发现在实际实验操作中有违反规定或不符合申请中所描述的操作流程,动物伦理委员会随时可以取消该实验资格。几年前,著名的卡洛琳斯卡医学院有教授就曾因其手下在动物处理上出现较严重纰漏而坐了班房,而这在国内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

 

 

 

再来就是动物的生活居住环境,第一次到隆德大学医学院的临床研究中心(CRC)时,我整个人都震惊了。动物房是最高级安保警卫,要进去前必须强制登记身份,同时在有获得认证授权的内部工作人员陪同下方可入内。输完密码后需依次单独通过两重大门,此时已有影像记录。在长长的走道上透过落地窗可以看到两台巨大的机械臂正在自动将灭菌后的软木屑倒入有机透明塑料制成的消毒箱,这能保证小鼠能在舒服柔软的铺垫上自由活动。进入缓冲区后,脱下鞋子步入更衣间,脱下除内裤外所有衣裤,进入风淋间被强风从各个部位吹30秒后才转至穿隔离衣的房间。只有等戴好口罩帽子,穿好洗手衣裤,套上专用拖鞋,你才可以真正前往动物的居住间。

 

根据实验目的不同,普通种系的动物安排在外围,基因敲除或转基因动物则安排在隔离间内,必须由专人负责转运。就算在外围普通间里,也不得不感叹瑞典人想得实在太细致了:房间是12小时亮、12小时暗,光线是渐强或渐弱过渡;亮的时候配有一些轻音乐,为的是让动物放松心情;房间长年恒温恒湿,独立管道提供每个笼子的净化空气,食物是计算好卡路里且高温高压消毒后软硬适中,适合动物口味,饮用水则是双蒸水,也就是蒸馏了两次的清洁水。所有笼子都是统一规格,长宽高是以法律的形式定下来的。每种大小的笼子里最少几只、最多几只也是规定死的。特别是决不能让动物单独在一个笼子里,在瑞典人看来,这会让动物感到孤独、情绪低落,进而影响整体实验。

以前在国内也去看过一些医大的动物房,基本上都是在一些独立的旧式建筑里,里面水泥板一隔,四面通风,动物就挤在笼子里嗷嗷叫唤。那会儿还曾见到有个动物管理员叼着根烟对我们参观的医生说,“这批大鼠是刚从国外引进的,比较贵,所以给它们买了黄瓜、瓜子增加增加营养”,边说着,随手往笼里一丢,又随便用脚把没丢进去的脏黄瓜再补踢一脚。

 

关于如何给动物做手术的操作部分,每名实验员都是通过严格考核后方能上岗。动物刚空运来的头几天不能实验,得等它们安定下来、情绪平稳后才能开张。之前我的瑞典同事到国内某著名医大参加研讨会,其间涉及到用猪,结果他就被带到屠宰场,在一个小院里看几个人对着只小母猪围追堵截,整个院里都是母猪的尖叫声。那同事回来给我说,瑞典这里见动物前都不能喷香水,就怕刺激到它们,而这么满院子扑腾后硬逮回来的动物能做出什么样的结果、以及这些结果是否可靠他都完全没把握。

 

动物除了给麻醉药外,还必须在术后观察期内给予相应的镇痛药、足够的水分以及37°恒温保暖垫。为了不让动物有不好的记忆,一般实验之后会进行安乐死。当然,像研究肝炎用的黑猩猩,每只价值百万,只能一直养着。

 

对于安乐死,一种是静脉推注药物进行,一种是通过二氧化碳处理。有相关研究表明,后者在整个安乐死的进程中是让动物最没有痛苦体验的。另外,以前也有用液氮处理,那是一瞬间冻死的过程,尽管动物来不及反应就牺牲了,但因为操作过程过于强烈,故用得不多。所有这些动物尸体必须用专门颜色的塑料袋收集好扎紧后放入冷冻柜,有专人送指定地点焚化处理。

 

从进到动物房到最后平静送出,实验动物完成了它们对人类最忠诚的贡献,它们在这期间的每一步都会被记录在案,以充分用于科学研究,亦用于相关监督人员随时抽查。按理说,瑞典做到这份儿上可谓尽心尽力,但仍不能让所有人满意,特别是动物保护组织的一些人士时常会做些出格的事。在过去的几年里,隆德大学临床研究中心的新老动物房已被人扔过两次炸弹,好在都只是半夜在餐厅里爆炸。

 

现阶段,我们可能还不需要到瑞典这么专业激进的程度,但对动物生存条件的逐步改善还是很有必要的。我相信这也是培养医者仁心的好机会。如果一个医生的技术可以从他所做的实验动物身上提高,那么他一定也可以从这些实验动物身上培养出对生命的尊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