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本地 > 正文

近10年推出4种除草剂新品!青岛清原闯入"巨头领地"

青岛清原:巨头领地的“闯入者”  

■全球的农化市场被“三巨头”掌控,清原却试图在其中占比最高的除草剂领域一较短长。“全球近10年推出的15种除草剂新品中,中国有4种,全是我们清原的产品。”语气中透着自信。

■这会是正在发生的颠覆性创新吗?这个成立仅10年的公司会成为这个过于“安静”的行业的颠覆者吗?

■也许这样的设问过于功利,但看到变化发生,总是令人难掩兴奋。巨头会面临困境,新人会冲开天花板,没有一成不变,没有一劳永逸,这不正是商业的迷人之处吗?

清原是个多少有些偏执的创新者。

“作为一家创新型企业,这些年,我们也享受到很多政策福利,主持了二项‘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也拿到过可观的政府补贴,但这些补贴公司都会在5年之内全部捐出。”路兴涛表示。

他们的逻辑是:凡是成功的企业,要攀登到事业顶峰,都要心无旁骛攻主业,一旦对政府补贴产生依赖,精力将陷入如何获取补贴,而非如何创新发展

在全球的农化与种子这一商业领域,从2015年开始,随着杜邦与陶氏合并,中国化工集团收购先正达,拜耳收购孟山都,三大巨头的商业版图已经形成。

在这几家巨头的农药业务板块中,除草剂一直都牢牢占据着核心地位。2019年全球作物用农药销售额达598.27亿美元。其中,除草剂销售额为261.75亿美元,占比高达43.8%。

如今,一家位于青岛的小公司,正准备在除草剂这个领域,与这些庞然大物共同分食市场蛋糕。

这家公司的名字,叫青岛清原抗性杂草防治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清原”)。

除草界的“种草人”

“全球近10年推出的15种除草剂新品中,中国有4种,全是我们清原的产品。”在位于青岛中德生态园的创新中心会议室,成立于2009年的青岛清原,向记者亮出了“真金白银”的发展成就。

成立之初,青岛清原明确了企业定位:抗性杂草防治,专注于除草剂产品和除草技术的研发和推广。

说到为什么要做除草剂,公司副总经理路兴涛非常感慨:“我亲眼目睹过农民因这种杂草繁殖‘失控’而被迫将小麦全部刨除的场景。”有一段时间,安徽天长、江苏兴化等小麦田中出现了一种叫作“日本看麦娘”的超级杂草,各种进口除草剂用量提高到五倍以上还不能得到有效防治,在抗性严重的区域,当地农民只能含泪将其连同刚刚拔节的小麦全部翻掉,“如不这样做,待到杂草成熟有了种子,明年这片土地的‘草害’将更加严重。”

最初的两年,公司通过配方和剂型的改良推出了一系列的针对区域性抗性杂草的产品,迅速打开了市场。但创始团队并不满足于此。“在我国甚至全世界,抗性杂草发生面积逐年扩大,且抗性愈来愈强,只是通过现有化合物的复配很难从根本上解决抗性问题。况且我国仿制人才多,水平高,如果清原只是做仿制产品,很难建立起真正的核心竞争力,这让我们看不到未来。”总经理庄润青表示。

2011年,公司开始组建研发团队,进入到除草剂的新产品研发领域。

在清原创新中心,有一个总面积过1万平方米的现代化智能温室。路兴涛告诉记者,清原共采集保存了超10万份杂草种子,基本囊括了对全国各地主要农作物危害最严重的大部分品种(生物型)。

凭借对各种杂草细致入微的研究,2018-2020年间,清原4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除草剂接连获得国家农业农村部正式登记并成功上市,全面覆盖小麦、玉米、水稻等主要农作物。

至此,清原成为全球具备除草剂创制能力的9家企业中唯一一家中国公司,公司的经营业绩也开始加速上升。

巨额研发投入驱动创新

据统计,开发上市一个农化全新的专利化合物需要耗资约3亿美元,8-10年时间,筛选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个化合物,难度大、投资大、周期长,发展中国家鲜有染指者。然而,在这个领域完成从初创企业到行业领跑者的转变,清原却只用了10年。

如果说对杂草的深入研究为清原开发新型除草剂夯实了基础,那么创新则在其角色转变过程中起到了决定作用。

巨额的研发投入驱动了清原的创新和发展,这是清原成功的关键所在。自成立之日起,清原历年研发经费投入均占营销收入的10%以上,截至目前,清原已投入数亿元用于新化合物创制、基因编辑育种等研究。巨额研发投入也为清原搭建起一只高精尖队伍,在清原700多名员工中,仅专职研发人员就达到300余人,其中,博士20余人,硕士260余人,特聘专家15人。

当然,如果把几大国际巨头比作“狮子王”,青岛清原现在也只是那只还未长大的“辛巴”。但在清原人看来,技术的进步和中国发展,新药创制已经不再是巨头们的专利。

庄润青表示,其实农化巨头的研发部门,之前也是由一些中小企业合并而来。2000年以后,许多新化合物其实是由日韩的一些小型科研团队创造的,“并不是只有大企业才能搞创制,小企业只要敢于构建合适的研发团队,一样能做出好东西。中国发展到今天,化工体系和人才储备已然成熟,民营小企业也已经具备了搞自主创制的条件。”

“不取浮财”是清原发展的价值观所在。“作为一家创新型企业,这些年,我们也享受到很多政策福利,主持了二项‘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也拿到过可观的政府补贴,但这些补贴公司都会在5年之内全部捐出。”路兴涛表示,公司管理层一致认为,凡是成功的企业,要攀登到事业顶峰,都要心无旁骛攻主业,一旦对政府补贴产生依赖,精力将陷入如何获取补贴,而非如何创新发展。

截至2020年12月,青岛清原已申请中国发明专利175项,授权48项;已申请PCT国际发明专利109项。

锚定未来继续领航

除已登记并上市的4款除草剂产品外,清原新创制的数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新化合物也将在2023年底登记上市。未来几年,清原还将上市6个新专利化合物,覆盖小麦、玉米、水稻、大豆以及非选择性除草剂。

在新化合物研发方面取得丰硕成果的清原并没有放缓脚步。反而看向未来,再次锚定了一个更为前沿的领域——基因编辑分子育种技术。

不同于转基因技术将其他物种的特定性状的基因转入到另一物种上,基因编辑技术只是通过基因编辑手段修饰该物种本身的基因,并不转入其他外源基因。2019年的《科学》杂志上刊发文章称:“基因编辑等新植物育种技术能为全球粮食安全作出重大贡献,是全球消除饥饿和贫困战役的强大补充力量。”

经前期研发投入,当前,清原的基因编辑分子育种技术已取得一定成果。

在与抗性杂草博弈过程中,清原将基因编辑技术运用到育种领域,首创了CSE(循环打靶碱基编辑)系统,不但实现了可对任何碱基开展编辑,极大拓展了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范围,并且在编辑过程中无须转基因编辑载体,编辑完成后不必再通过自交分离剔除转基因载体,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实现了基因编辑过程和结果中不引入转基因单碱基编辑体系。

据悉,这是唯一符合澳大利亚监管要求的单碱基基因编辑系统,清原已经申请专利,并逐步进入全球主要国家。不久的将来,其研发的国内第一个非转基因抗HPPD除草剂的作物将开展商业化种植。

种子+农药,青岛清原规划中的“双轮驱动”,俨然就是当年孟山都等国际巨头们商业模式的翻版,只不过前者是基于基因编辑技术,后者是转基因技术。对于清原未来的发展,创始团队有着坚实信心。

他们坚信,伴随不久的将来第一批基因编辑抗除草剂作物种子迈向商业化和专利除草剂业务整合,清原将加速实现成为“全球农业生物科技创新的发动机”的宏伟目标。(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衣涛)

声音

价格上涨的消息刺激投资者的热情,且这种热情通过心理的相互传染在人与人之间扩散。在此过程中,被夸大的故事使得股票价格增长显得合理,有关价格增长的消息又不断被放大,撩拨着一波又一波的投资者扎堆到市场中。这些投资者尽管可能对资产的真实价格有所疑虑,但可能出于对其他投资者发迹的羡慕,抑或因为“赌徒”的兴奋感驱使,不自觉地被卷入到市场中。

——罗伯特·希勒在他2000年出版的《非理性繁荣》中说。

尽管2020年基数较低,地方对2021年的增长预期仍相对保守,统计已召开省级人代会的30个省份中,有22个省份将增速预期设定在6%—7.5%,明显低于各方对全国增速的预期。此前,政府机构对2021年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测多在8%左右,部分市场机构的预测则在9%左右。

——有媒体分析发现,地方政府对“十四五”开局之年普遍持谨慎态度。

相较于对经济增速的追求,各地对中长期问题的重视程度明显提高。多个省份将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列在2021年重点工作的首位。

目前的科学研究证明,新污染物一般持久性强,能在环境中四处迁移,弥散于土壤、水、大气,会富集在动植物体内,有可能威胁生态安全和饮用水水质安全等。此外,新污染物还有可能通过各种方式进入人体,但是否存在危害、引发疾病,却常常没有确凿的证据,只能称之为“风险”。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2021年全国生态保护工作会议上作报告时表示,要更加重视新污染物治理,重视新污染物评估治理体系建设。

“新污染物”这一环境概念首次出现是在“十四五”规划建议中。在我国环境中已经有存量较高的新污染物。有研究数据显示,部分新污染物浓度甚至高于发达国家水平。但对此,中国乃至全世界都还缺乏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标准,也缺乏评估检测,监管更有待加强。

地方投资项目披露的投资金额都是一个理想状态,能不能达到目标还受到很多条件的约束。如果是地方政府主导,需要关注当地的财政状况、专项债发行规模以及配套资金情况等。如果是企业主导,需要关注其资金来源、项目前景、是否符合准入条件等。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王静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不应该被项目的总投资额迷眼。

据不完全统计,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布的2021年重点建设项目规划中,总投资额超过26万亿元。主要涵盖基础设施、民生保障、生态环保和创新驱动等,多地还重点突出了战略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项目。

中国不可能靠套利企业家的套利活动变成制造业强国。套利只能使中国变成制造业大国,不能使中国变成制造业强国。只有创新企业家的创新才有可能把中国变成制造业强国。重返制造业大国靠套利就可以,变成制造业强国要靠创新。

——经济学家张维迎日前撰文认为,中国企业家目前还没有创造出真正的新产业。要改变这一状况,有赖于企业家的努力,但更重要的是体制和政策环境。创新对体制的要求,要比套利对体制的要求高得多,因为创新意味着更大的不确定性,更长的周期,只有企业家有足够的耐心和更长远的眼光,才会创新。

那些卓越的企业,在保持对机会敏感的同时,都坚定地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里持续经营。换句话说,他们是抱持长期主义的机会主义者

什么样的机会主义

所有企业的成长都离不开对机会的把握,但面对机会的选择却决定了企业不同的命运。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就提供了一个极好的观察窗口。当口罩成为“稀缺资源”,面对极大的市场缺口,全国不计其数的企业投身其中,一时间各地新增口罩生产线数量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增加。但显然,不同企业对待口罩生产的态度是完全不同的。一些企业将其视为稍纵即逝的“掘金窗口”,追求“短平快”,将资金、人力全部放在产能提升上,追求的是在供需恢复正常前争取利润最大化。

但一些企业则截然相反,突然爆发的需求,成为进一步确立行业竞争力的契机。位于莱西的海氏海诺,增加产能的同时还投入巨资在产业链上下游布局,建设了熔喷布生产线、引进了先进的口罩检测设备,完成了从原材料到生产到检测的全产业链布局;位于即墨的威达生物科技,原本是校服生产企业,转产口罩的同时新上防护服生产线,一边完成生产,一边瞄准传统防护服穿脱时间长、闷热等缺点,组织团队攻关新产品开发。

一年过去,面对机会不同的选择正在产生不同的结果。很多抢搭快车的口罩企业已经不见踪影(也许已经在追逐新的机会),而有的企业则面临巨大的库存压力,但这两家企业却发展得如鱼得水。海氏海诺已经跻身国内口罩销售前三,即将启动上市;威达生物科技新产品也开发成功,经鉴定国际领先,投产后将进一步扩大企业在海内外市场的销售。

不同的选择,难言对错,但当我们将视线拉长,会发现那些卓越的企业,在保持对机会敏感的同时,还有一个鲜明的特质,就是他们都坚定地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里持续经营。换句话说,他们是抱持长期主义的机会主义者,正是把这种看似悖论的品质结合在一起,成就了他们的与众不同。

京东物流启动IPO的消息最近备受关注,它从最初诞生到发展至今就是长期主义成功的一个例证。曾经的电商是很多人都虎视眈眈的风口,涌入的玩家绝不在少数,但凡有机会的都想在线下消费转向线上的这波浪潮中分一杯羹。刘强东创业之初,就坚持京东要自建物流,虽然用户体验好但投入大、重资产,很多人认为这不是个聪明的选择。但恰恰是这个选择,让京东从众多电商平台中杀出,成为如今的三大平台之一。

用长期主义的眼光来看待、选择,一定会错过一些所谓的宝贵机会,但是正是在这种取舍中,企业不断累积着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拓展着自己的边界。

还是透过疫情这个窗口观察,很多企业面临疫情冲击都交出了不错的答卷,恰恰是因为它们在过去的每一次业务布局中都持长远眼光,只选择那个自己认为“对”的机会。就像海尔,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的持续探索,不仅令自己的工厂迅速恢复正常,也帮助了一大批其他行业企业;青啤,持续投入线上渠道,疫情最严峻期间保证为消费者提供产品;胶州多家农产品加工外向型企业,由于早早布局自有品牌,迅速在天猫等平台打开销路,解决了产品不能出口的燃眉之急……

某种意义上,机会永远都在,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企业,比担心错失更重要的是找到那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孙欣)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孙丽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