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本地 > 正文

市政协委员高建刚:建立青岛诗歌博物馆 打造东北亚诗歌中心

核心提示: 高建刚提议建立青岛诗歌博物馆,打造中国诗歌新高地,进一步推动青岛文化品牌建设。

WechatIMG9

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5月15日,青岛正式进入“两会”时间。会上,市政协委员、青岛市文学创作研究院副院长、《青岛文学》主编、青岛市作家协会主席高建刚提议建立青岛诗歌博物馆,打造中国诗歌新高地,进一步推动青岛文化品牌建设。

高建刚表示,青岛是一座与诗相伴成长的城市,百余年来,一直是诗歌创作的热土。除上世纪三十年代的闻一多、陈梦家、臧克家、王亚平等之外,四十年代的臧云远、杨唤、刘燕及,五十年代的孔林、刘饶民,六七十年代的纪宇、刘宏亮、栾纪曾、刘辉考,八十年代以后的耿林莽、谢颐城、曹安娜等,以及九十年代至今活跃在全国诗坛的青年诗人,各种风格、各种流派兼收并蓄。它不仅曾是新月派的大本营,也是中国诗歌会青岛分会的“驻扎地”;它不仅很早就有朦胧诗的集体性勃发,更是中国散文诗在新时期崛起的“根据地”。

因此,高建刚建议青岛诗歌博物馆依托青岛大学文学院的理论研究优势,外国语学院的日本语、朝鲜语优势,建立立足国内、面向区域国际的新诗文献库、资料中心与信息中心。有计划地收集整理青岛诗歌文献,通过研究新旧诗歌创作理论、挖掘传统优秀诗歌作品等方式,完善青岛现代、当代诗人的诗歌创作研究,厘清自身的发展轨迹。同时,以“青岛国际诗歌节”为契机,加强以东北亚、欧洲为中心的诗学交流。在整合国内资源、发掘本土资源的同时,加强与日本、韩国的诗歌交流,打造东北亚诗歌中心。在推动诗歌创作、加强学术探讨、深化诗歌研究的同时,强调诗歌的国际互动与合作,通过文学形象的塑造提升城市文化形象。此外,通过举办年度高峰论坛、诗歌评奖活动,邀请国内知名诗歌界人士,为青岛诗人、国内诗人交流提供重要平台。(青报全媒体记者 李晓彤)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李晓彤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