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赶深圳”:深度激活发展生态

如果只用一句话来概括青岛的2019,“学深圳、赶深圳”再合适不过。这简单的六个字,体现的是直面问题、剖析自我的勇气,宣示的是奋勇向前、不断争先的决心。

回望过去一年,各类创投机构、高新技术企业竞相登陆岛城,民营经济发展曲线陡然上扬。服务意识不断增强,有效制度供给不断增多,营商环境出现人人可见的改善。创意时尚产业多点开花,节会活动缤纷多彩,时尚之岛展现出绮丽新景象……

当下,青岛多个国家战略叠加,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和关键节点。以“学深圳、赶深圳”为共同意志,青岛牢牢锚定学赶目标和前进方向,深度激活了城市发展的生态。

青岛,因南国吹来的劲风而心怀激荡,因“学深圳、赶深圳”而风生水起。

放大坐标找不足,提高标准找差距——

打造开放桥头堡,青岛全面对标深圳

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青岛主持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并视察山东、视察青岛,要求青岛“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要求山东在全国开放大局中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省委贯彻落实总书记指示精神,要求青岛打造面向世界开放发展的桥头堡。

青岛站上了全新的发展起点,踏上开放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青岛曾一次次抓住历史性机遇,推动改革开放不断迈上新台阶。全新的历史方位,要求青岛校准发展坐标,实现更大的作为,勇担时代赋予的“国之重任”。

如何立体、综合、全方位、内生地“搞活”青岛?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看到差距是缩小差距的基础。向强者看齐,向强者学习,才能跟上时代大势,推动城市更快发展。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深圳创造了很多引领性、开拓性、示范性的宝贵经验,成为一座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国际都市。青岛与深圳有很多相似之处,在当前的发展大势下,最好的标杆和榜样就是深圳。

在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上,“学深圳、赶深圳”的目标正式提出。市委、市政府要求各区市各部门与深圳全面对标,学习深圳的营商环境、制度创新、政务服务等,明确“在政务服务方面,深圳能做到的,青岛都要做到。”

3月下旬,青岛市党政代表团赴深圳考察学习并明确提出,“学深圳、赶深圳”,就是要放大坐标找不足,提高标准找差距,瞄准“领头雁”“排头兵”,全面深入地学习深圳的发展境界、发展质量、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对外开放、营商环境,把真经取到手。

赴深圳考察学习归来后,市委召开以“学习深圳、创意青岛”为主题的学习交流会,明确了“学深圳、赶深圳”的目标和任务,各项行动迅速展开。

青岛,用最简洁明晰的语言,传递出了城市的愿景、做法和状态,动员起更广泛的力量,凝聚起了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一股子劲儿。

7月24日,中央深改委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上合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8月31日,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揭牌,青岛迎来全方位扩大开放、高质量加快发展的大势。而深圳,也踏上了建设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新征程。

在一系列国家战略中“同框”,“南深圳,北青岛”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成为青岛“学赶深圳”的绝佳注脚。

提高市场化、法治化、专业化、开放型素质能力——

搞活“关键少数”,青岛干部赴深圳体悟实训

怎么“学深圳、赶深圳”?

发展的关键在人。“学深圳、赶深圳”,首先要“学深圳人、赶深圳人”,特别是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这一点,在青岛提出“学深圳、赶深圳”时就已明确。青岛采取了最直接也最有魄力的方式,大批量选派干部到深圳长时间体悟实训。

5月23日,青岛首批赴深圳体悟实训干部抵达深圳,开始为期 100 天的体悟实训。这支“学深圳、赶深圳”的先头部队共有 157人,集中培训10 天之后,分别进入60 余家深圳企业、投资机构和中介组织体悟实训。目前,青岛已有两批307名青年干部赴深圳体悟实训。

“学深圳,赶深圳”学什么?通过对标,青岛将学习深圳市场化、法治化、专业化、开放型的思维和能力作为目标,这也成为体悟实训干部的主要任务。

学习深圳市场化的做法,学习如何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最大程度地运用市场,打破固有思维定势,真正厘清什么是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如何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学习深圳的法治化做法,打造法治环境,强化政府法人主体意识和契约精神,用机制创新倒逼政府兑现政策、落实政策,支持企业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用心体悟什么是专业化和开放型的意识、思维,努力树立平台思维、生态思维。在深圳,体悟实训干部深刻感受到了青岛的差距,更加坚定了“学赶深圳”的决心。

“深圳市政府委托企业做产业规划”“深圳出台的政策细致入微,操作性强”“深圳把很多事物交给了行业协会”“企业没事绝不打扰,有事政府主动上门”……体悟实训干部们深入到深圳运行的链条中,每天都有新体会,每天都有新收获。概念里的深圳经验,正被一个个事例、一项项政策清晰勾勒出来,实训笔记中的记录也越来越具体,越来越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以往,我们常常用俯视的眼光看企业,这就容易看到企业的缺点。到了深圳后,感受深圳的发展环境,我们渐渐习惯用仰视的眼光看企业、看企业家。”首批青岛市赴深圳体悟实训临时党支部书记张永国说,这种眼光的变化,可以带来政府角色的转变,愿意去成就企业、帮助企业。

体悟实训干部如同一颗颗种子,将深圳理念和经验的基因带回了青岛。他们观察体悟形成的意见建议,回到岗位后的示范带动,成为青岛市场化法治化改革的推进器。而根据计划,青岛将全方位、大批量、持续地选派干部到深圳,锤炼更多具备“三化一型”素质能力的年轻干部。

“深圳经验”陆续化为“青岛实践”

平台思维、生态思维在青生根发芽

10 月,市委面向全市公开选聘4个国家级功能区管委会主任、副主任,肖焰恒、秦青松等体悟实训干部走上新岗位,开始以开放创新思维做好功能区改革这篇“大文章”。

体悟深圳发展生态,增强建设青岛本领。回到青岛的第一批体悟实训干部,如同一条条“鲶鱼”,搅动一池春水,已经成为推动青岛走好开放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之路的活跃力量。

不只是他们,各部门、各区市与深圳全面对标,学习深圳的营商环境、制度创新、政务服务,进行自我审视,列出“对标清单”,提出“学赶”目标,越来越多的“深圳经验”开始化为“青岛实践”,平台思维、生态思维在青岛生根发芽。

4月下旬,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财政局、市商务局、市交通运输局等17个与市场关联度高的产业部门,专门设立了市场配置促进处。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市场能干的都交给市场,青岛这一创新性的改革走在了全国最前列。

因为有了体悟实训这个桥梁与纽带,今年以来越来越多的青岛企业走进深圳,越来越多的深圳企业走进青岛,两地企业家合作发展的意愿愈发强烈。11月7日,青深企业家联谊会成立大会在深圳举行,100位深圳企业家和100位青岛企业家加入联谊会。作为首个横跨双城的商会组织,青深企业家联谊会将成为两地企业家共谋发展的平台。这也意味着,青岛正在形成“学深圳、赶深圳”的长效机制,将其真正变为市场主体的自发行动,而不仅仅是党政机关层面的对标。

“学深圳、赶深圳”,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坚持深化市场化、法治化改革。就是要发现并深刻体悟深圳发展过程中,市场化蕴含的内在逻辑,从而将其转化为推动青岛新一轮发展的崭新动力,用市场化的逻辑创意青岛。深圳能成为今天的深圳,关键就在于持续推动制度创新,释放“制度供给”红利,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学深圳、赶深圳”的过程中,城市也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刚来深圳时,体悟实训干部感叹深圳可以把产业规划交给企业。不久前,伟东集团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项目汇报专题会在市级机关会议中心召开,集团董事长王端瑞汇报“人工智能+互联网教育千亿级产业集群”项目实施方案。深圳的做法已经在青岛落地,而且达到千亿量级。

过去几个月,一个个青岛历史上的第一接踵而至。随着“学深圳、赶深圳”不断走向深入,青岛的各个领域和行业开始迸发活力,城市发展热度明显提升。

创投风投机构,是衡量经济活力的重要指标之一。2019全球(青岛)创投风投大会举办以来,已有352家创投风投机构在青岛完成工商注册,新增备案私募基金数量及其管理规模均为历年最多。9月,注册资本50亿元的光大理财公司揭牌成立,青岛成为继北京、上海、深圳之后,全国第四个拥有理财公司的城市。12月12日,青岛意才基金销售有限公司业务牌照正式发布,成为2017年我国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以来首家获批的外资商业银行全资控股的基金销售机构。这些金融机构,为青岛企业发展提供了更多血液,形成了良性循环。

越来越多的人深刻感受到了青岛的市场环境之变。创业黑马集团董事长牛文文在落户仪式上说,近半年的时间,业界已经明显地感觉到青岛和以前不一样了,“我们看到了一幅中国深度改革开放的图景,青岛在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政务服务方面,深圳能做到的,青岛都要做到。”“学深圳、赶深圳”,是站在青岛发展关键节点上的一次对标、一次追赶。青岛把“学深圳、赶深圳”作为长效机制,让岛城焕发了新气象,展现了新生态。

(来源: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

二维码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刘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