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本地 > 正文

上海服装设计师青岛寻亲 只为回报16年前赠予的6个字

核心提示: 上海服装设计师岛城寻恩人,16年前求职迷茫时收到104路公交乘务员的鼓励,如今在上海创办公司,想要亲口说声谢谢。

1

公交发动1.6万职工寻找

2

公交发动1.6万职工寻找

3

想要寻找恩人的翟女士

上海服装设计师岛城寻恩人,16年前求职迷茫时收到104路公交乘务员的鼓励,如今在上海创办公司,想要亲口说声谢谢。

良言一句三冬暖。成长途中,谁不曾有过迷惘无助时刻。这个时候,别人的一个微笑、一句暖言,或许就能重新点燃心中拼搏奋斗的热情。目前在上海开办公司的翟女士,16年前在青岛就遇到过这样一位人生路上的“恩人”。

近日,翟女士向公交集团求助,想要寻找16年前的一名乘务员,感谢其在毕业找工作的迷惘时刻,送出了“一束光”。如今事业有成的她,在年关将至的感恩时刻,想要再见一面恩人,亲口说一声谢谢。

回忆

临近就业倍感迷茫 暖心乘务员送金句

翟女士在求助电话中向公交集团工作人员表示,“1999年,我考入青岛大学艺术学院,2003年前后毕业。2003年,毕业临近,面临找工作难题,因为学的是艺术专业,找工作并不容易,整个人既无助又迷茫。”未来的不确定,让翟女士很长一段时间处在低落的情绪里,一次乘车经历却改变了这一切。

“有一天,我坐公交车外出,那辆车的乘务员阿姨服务特别热情,会帮每一位上车乘客提拿重物、安排座位。”翟女士曾多次遇见这位乘务员,而对方每次都坚持热情服务,让她印象深刻也倍感温暖。“我至今都记得,乘务员阿姨的笑容很温暖,让我觉得特别感动,就跟着她一口气坐到了终点站。”

车辆到站后, 乘务员清扫、检查车厢,而翟女士却迟迟没有下车,她走到乘务员身边,询问其能否送给即将毕业的自己一句话。“我不知道当时哪来的勇气,走上前跟阿姨说,我快要毕业了,对未来很迷茫,您能不能送我一句话。”让翟女士意外的是,乘务员听到她的请求后,没有丝毫推辞,考虑再三后,郑重地在翟女士递来的本子上写下了六个字:做最好的自己。

感慨

寄语支撑走过无数艰难时刻

简单的6个字,却给了当时正处于就业选择交叉口的翟女士无限力量,她告诉记者,6个字像是人生中的一道光,让她不再害怕未知的未来。“毕业后,我到了上海工作,一个外地人想要在上海扎根是很难的。”创业初期,翟女士曾住在上海诸翟镇,从住所到工作的地方单程需要坐车近三个半小时,而服装公司经常要加班,她曾一度觉得难以支撑,但只要想到这句话,就又有了力量。

“这句话对我的影响巨大,上大学的时候你可能觉得自己独一无二,毕业融入社会后才会觉得自己其实非常渺小,想要在这么多人里变得更优秀一点,就必须要做最好的自己。”16年的时间,翟女士在这句话的激励下,从青涩的毕业生成长为拥有独立品牌和公司的服装设计师。如今,在公司培训中,她也经常用这句话激励年轻职员,“做最好的自己”俨然成了公司文化的一部分。事业上获得成功的同时,翟女士想要再见乘务员一面的心愿也越来越强烈,“我真的很想找到她,亲口对她说一声谢谢,也告诉她那句话支持着一个女孩不断成长。”

影响

不同时刻地点带来力量成了品牌

“品牌刚成立时,发展并不容易,每个客户对我来说都非常珍贵。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会想起乘务员阿姨温暖的微笑和‘做最好的自己’这6个字,我对待每一位客户都像当初她对待乘客那样,热情又细致,慢慢地品牌开始有了积淀,”翟女士告诉记者,公司成立后,成了老板的她压力骤增,曾有一段时间迷失了方向,“有了公司后,你必须对员工负责,所以很多时候就是为了某个指标在不停地工作,一旦停下来反而不知道这么拼命到底是为了什么,感觉做的一切跟原本的理念背道而驰。”这时,迷茫的翟女士再次想起了乘务员写下的6个字,她从头梳理成立品牌的初心,将初心融入设计理念,在不懈的努力下最终使公司运营步入正轨。

16年的时间里,简单的6个字在不同时刻、不同地点,反复带给翟女士力量。如今,40岁的翟女士不仅在上海扎根,还拥有了自己的服装品牌和一家规模近百人的服装公司。在组织的各种培训中,她总会向别人提起这段往事,也经常用这句话激励公司的年轻职员,“我看着这些年轻人,就想到了当时的自己,我真希望每个年轻人都能在困惑的时候得到一句温暖的话,这真的太重要了。现在,这句话已经成为我们公司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我最想要传达给员工和身边朋友的一种理念。”

除了将这6字箴言融于企业文化,翟女士还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助捐等公益活动,用实际行动将这份年轻时得到的温暖传递给更多人。“有时候一个人释放的微小善意,能够在另一个人心中掀起巨大的波澜,甚至会改变他的生活和未来,希望我感受到的这份温暖能够成为一种力量,不停地传递下去。”

寻找

记忆模糊信息不清1.6万名职工里找

翟女士的求助电话,所牵出的背后故事,打动了无数人。青岛公交集团工作人员也在第一时间根据翟女士提供的信息开展寻找工作,但由于时间久远,许多信息难以核实,给寻找增加了难度。“在翟女士的记忆中,这辆车经过台东、湛山、花石楼、青岛大学和沙子口等多地,我们初步锁定了104路、110路、301路、314路等多条线路,但每条线路都有一两处信息与翟女士的记忆不相吻合。”在排查线路无果后,工作人员又锁定了另一个关键信息:王强。“翟女士比较确定乘务员是一位名叫王强的女性,我们根据这个信息开始了第二轮寻找。”排查中,工作人员从在职、离职、退休等各类花名册中查找与王强有关的信息,最终找到一位曾经就职于公交集团、有过乘务员经历、名叫王强的女性驾驶员,但因其经历与翟女士提供的信息出入较大,也被排除。

为帮助翟女士完成这个埋藏了16年的心愿,公交集团在1.6万名职工中发起了寻找“王强”活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我们正发动全体职工根据翟女士提供的线索进行寻找,很多职工了解情况后也纷纷表示要联系退休同事继续打听。此外,公司还组织了志愿者前往翟女士提及的站点发布寻人信息,我们不会放弃任何一点希望,也欢迎知情的市民提供线索。”这场冬日“最温暖”的重逢能否实现,记者将持续关注并跟进此事。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记者 徐美中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