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 【大众日报】红岛经济区“双招双引”动能澎湃

不忘初心

最大程度地激发企业创新创业热情活力;为人才落户提供最大程度地便利和优惠;以“保姆式”的服务为企业解决前进过程中的问题难题……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离不开资金、项目和人才、智力的高质量支撑。红岛经济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今年以来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坚定引进行业龙头高端项目,注重引入高端人才,全区“双招双引”展现出澎湃动力,更让外界看到了红岛经济区加速腾飞的势头。

08_00

筑巢引凤高端项目齐聚高新区

总投资12.8亿元的中科智能医疗产业创新基地项目,将打造以源发性技术和创新型企业密集为特色、国内一流智能医疗创新产业示范中心;青岛蔚蓝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改扩建项目,拟在高新区组建农业农村部动物保健品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中科院集成电路创新研究院青岛研发基地将建设我国北方地区集成电路及其应用领域极具影响力的高端新型研发机构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基地……众多行业龙头、高端项目的集中引进让社会各界感受到一股蓬勃的高新力量。同时,高新区择优甄选了112个高端领军型人才项目进行重点扶持,享受创业扶持资金达2.2亿元。

青岛高新区

高新区“双招双引”动能澎湃

“双招双引”是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的一项根本性、关键性、带动性工作。今年以来,在全市“学深圳、赶深圳”的浪潮中,红岛经济区(高新区)坚持把“双招双引”作为“第一战场”, 深入开展平台招商、链条招商、靶向招商、全员招商,各产业事业部都取得了丰硕成果。

蔚来时代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新型清洁能源的蓄电池企业,经过4年的技术研发,目前已具备批量生产的条件。“选择高新区是因为高新区的地理位置优越,政策服务非常好,研发的大环境十分有利于公司的发展。”总经理王日坤告诉记者,公司一期规划2600平方米,投资2000万,后期还将有2600平方米的二期规划“预计今年7月份之前我们就能入驻盘古产业园,我们对公司在高新区后期的发展很有信心。”王日坤说。

好的项目和企业是发展的重要支撑点,而融资难则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和吸引高端项目落地的最大难题。此次签约落户高新区的青岛豪迈欣兴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与高新区引导基金合作设立了1支产业基金,总规模1亿元,主要投向智能制造等高端装备制造领域。豪迈资本管理公司合伙人柏蓄生告诉记者:“高新区目前的产业定位方面与豪迈集团下一步要打造的产业布局十分契合,同时高新区作为青岛的高新园区它的产业布局和产业基础更成熟,更符合青岛的区域优势和定位。作为一家专业的民营机构我们希望能够通过合作互相补充互相借力,通过资金的投入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资金问题,为高新区的中小企业孵化贡献力量”。

除了优质项目的落户,优秀人才的引入同样如火如荼。

2019年高新区分别与山东大学(青岛校区)、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等10家高校签订协议,充分发挥高校优势,在招才引智、人才联合培养、创新创业、产学研一体化建设等方面深入合作。同时聘请熟悉产业发展及科研发展的13名专家担任红岛经济区招商引资、招才引智顾问,并择优甄选112个高端领军型人才项目进行重点扶持,享受创业扶持资金达2.2亿元。

作为红岛经济区招商引资、招才引智顾问,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陈宝国说:“青岛本身的发展空间很好,下一步我们协会把更多的会员介绍到这样一个环境好、资源优、发展潜力大的环境中,同时在会员导入的过程中助推青岛的软件产业在胶东地区突起。”

青岛高新

力补短板壮大产业集群

中科院集成电路创新研究院青岛研发基地的引入弥补了高新区甚至整个青岛市在集成电路项目上的短板,将以打造中国北部地区集成电路及相关产业的核心自主创新高地为目标,在三到五年将自主研发的北斗芯片、行业芯片等投入使用,极大完善青岛市集成电路的产业链条,同时提升青岛市在产业内的产业定位和地位。

作为全国第一批大数据平台,深圳大数据协会的入驻将为高新区打造一个大数据的产业孵化基地,通过基地作为平台的牵引,将大数据产业和围绕大数据上下游的产业导入高新区,带动高新区大数据产业的发展。“本次与青岛高新区的合作围绕着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等这一系列高新科技类的板块导入,选择高新区一是因为高新区的地理环境,二是高新区的营商环境很好,大数据能产生大融合,大融合能促进大发展,我们希望能够携手高新区一起为大数据产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深圳大数据研究与应用协会创会会长赵春雷说。

对于青岛软件产业,陈宝国表示,“未来世界的发展与其说是硬件的集聚不如说是软件的提升,青岛软件在山东排第二位,此次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和青岛高新区的战略合作对软件产业来讲是个风向标,将会促进全国各地软件企业对青岛的了解,产生一个导向的、集聚的作用,相信青岛必将成为未来产业发展的新高地”。

立足青岛产业短板,聚焦软件信息、医药医疗等六大主导产业,青岛高新区在招商过程中加强产业规划和顶层设计,瞄准世界产业发展趋势和高新区短板弱项,着力引进大平台,补强产业链核心环节,坚持“培育”和“掐尖”并举,实施“双百千”行动和“一业一策”计划,积极开展“千企招商大走访”和“精准招商大走访”,通过“建链、补链、强链”,加快构建布局结构优、规模体量大、支撑带动力强的现代产业集群。

优化营商环境加注发展动能

“给予优厚的政策扶持条件,科研院所是比较需要政策支持的,管委会在办公场所、科研经费、人才公寓等给予一系列配套服务,并为每个项目配备服务专员,从头至尾全程跟进实施,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同时营造成果转话的良好氛围,出台政策激发科研工作者的创新活力,更加拓宽成果转化的渠道,保障科研成果能够更加快速的面向市场形成产业化。”青岛高新区科研院所综合服务事业部副部长迟明告诉记者。坚持创新引领,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如今这已成为青岛高新区各级各部门的共识。加速科研院所系、高校系、企业系、海外系四大创新平台集聚发展,新引进中科院空天信息研究院青岛研究院、青岛云谷量子应用技术研究院等项目,青岛市卫星导航技术研究院、青岛中医药科学院投入使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青岛分中心等项目积极推进。深化“人才特区”建设,为各类人才提供人才公寓、子女入学、政策资金等全方位保障,新引进院士5人、海内外该层次专家6人,累计引进院士33人、海内外高层次专家62人,各类高层次人才5200余人。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深化三类“国家双创示范基地”融通创新机制,加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186家企业进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库。加快产业载体建设,制定实施了孵化载体考核细则,新签约产业载体110万平米,累计投入运营220万平米,在孵创新创业项目总数突破1800个。突出海洋科技创新,青岛高新区研究制定全区海洋强省行动方案,推进青岛蓝色生物医药产业园、国家海洋技术转移中心等涉海项目建设,加快形成海洋特色优势和核心竞争力。

同时,深化“放管服”改革,青岛高新区研究制定《青岛高新区一流营商环境提升年实施方案》《建设工程项目容缺预审查实施办法》,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推动建立“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同一窗口出件”的审批新模式,20余项审批事项办结时间由3-10天压缩至1天,入驻大厅事项100%实现“一次办好”。落实“一口受理、二十证一章”便民助企服务举措,三个工作日内办结营业执照核发和公安备案公章刻制,为企业节约人力和时间成本;实行市场主体登记住所(经营场所)承诺制,推行“一址多照”,解决企业受住所限制而不能落户的难题;严格落实“三个一次”,对管委重点项目开辟绿色通道,主动建立与项目主责部门的直接对接,实行“一对一”全程服务,做到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容缺受理,当场核准,当场发照。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求真务实的优惠政策着力为人才引进和企业发展解决实际问题。

种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乘全市改革发展之攻势,红岛经济区锐意进取,不断前行,一座创新、人文、生态、活力新城正在崛起。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未来已来。

(来源:青岛高新区宣推办)

监制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刘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