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淘吧 > 正文

航天走下“神坛” 才能带地球去流浪

核心提示: 全球航天舞台上唱大戏的主角,正逐渐变为商业航天。

即便是经历了2018年这个所谓的商业航天元年,说起商业航天,不少人的第一反应仍是面带不屑、嗤之以鼻:那是烧钱赚钱趋名逐利的生意,而不是星辰大海筑梦太空的家国情怀;从战绩上看也往往始于万丈雄心,却多以小打小闹甚至失败告终,不如国之重器一飞冲天的高成功率来得震撼人心。

然而从数量和规模上看,全球航天舞台上唱大戏的主角,正逐渐变为商业航天。今年就是如此:不管是载人领域美国波音的星际客机、太空探索的载人龙飞船,还是宽带网络领域美国的“星际连接”、英国的“一网”,基本都被私营企业“包场”了。中国继去年多次商业发射尝试后,也将于今年迎来首次“海上商业发射”。

商业航天为何成为传统航天巨头纷纷转向、民营资本争相竞逐的香饽饽?这背后,除了市场和资本驱动等因素,“始作俑者”恰恰是正在走下“神坛”的航天技术。

比如,商业发射中“一箭多星”之所以渐成常态,就和卫星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过去这几年,随着微纳卫星尤其是立方星设计的标准化、通用化,加之星上部件的货架化、廉价化,卫星行业的“门槛”不断降低,才让“土豆”卫星的批量生产成为可能,人们才能迎来印度那样科幻景象般的“一箭104星”。

时至今日,不同的国家、学校、公司、组织甚至是个人,都想要在大气层外占有一席之地——加纳仅用价值5万美元的立方星就圆了自己的“卫星梦”。

近年来,“一网”“二代铱星”“星球实验室”等互联网星座和遥感星座的蓬勃发展,更是动辄几十、上百乃至上千颗卫星的部署。据欧洲的一家机构预测,未来10年,国际上或将有3600多颗小卫星升空,其制造和发射的市场规模或将达到220亿美元,是过去10年的1.76倍。

随着发射需求的飙升,利用传统大、中型运载火箭“拼车”“搭车”的入轨模式已难以满足发射需求。一批专门为微纳卫星和立方星量身定制的小型运载火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一网”四处签署发射合同,对靠谱的发射商“求贤若渴”,正是对发射快速履约能力强烈渴求的一个缩影。

我国也是如此。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副总指挥金鑫曾告诉记者,近年来,我国率先发射的尖端科学试验卫星越来越多,这些卫星虽“体格”不大,但技术复杂,使命重大,是关键基础理论研究和验证未来空间技术的先行者,发射进度需求迫切。因此,快速、灵活、靠谱的火箭渐渐成为首选。

纯粹的商业行为和扩张的潜在市场将催生航天企业的热情。金鑫说,在强劲需求的牵引下,一些具有集成化、产品化、模块化先天优势的“商业火箭”,或可像汽车一样,实现批量生产,进入“需求多——产量大——成本低——需求多”的良性循环。

不过,这些巨大的“钱景”,绝非商业航天带给人类的唯一期待。

科幻大片《流浪地球》中,人类集结全球航天力量打造的成千上万枚火箭齐刺苍穹的景象令人惊呼不已,但如果火箭的可回收技术未能突破、生产成本迟迟不降,人类的星辰大海或许只能沦为一个“梦想”。

从这个意义上说,商业航天正在成为航天事业发展的新动力:如果全球竞相发展商业航天,或许有一天人类制造的火箭,其成本就会大大降低,其技术跨越的速度就有望像互联网那样迭代狂奔,到了一定阶段,人类就能够享受到相对廉价的太空之旅。

全球商业航天的领军人埃隆·马斯克似乎正在这么做。有人说,马斯克创建太空探索技术公司以后,基本就是做了3件事:造火箭、造出更便宜的火箭、造出更好的火箭。

这些,也正是传统航天人乐于见到航天领域出现竞争的原因所在。按照中国航天科工党组书记、董事长高红卫的说法,我国商业航天产业发展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生动局面,一大批有潜力、有市场、有活力的航天产品与航天项目应运而生。

去年,我国首枚民营载运火箭“朱雀一号”发射升空,尽管卫星未能准确入轨,却仍激起了人们对于商业航天春天到来以及中国版SpaceX的诞生期待。

所期待的,还将有太空运输、太空制造、太空农业、太空采矿、太空健康,从地球到近地轨道,再向月球、火星乃至更深空,都能够出现普通人的身影。而这一切的前提,是更多航天技术走下“神坛”。(记者 邱晨辉)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赵文源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