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话题 > 正文

人大代表王艳艳:统筹盘活内部资源 促乡镇教育高质量发展

核心提示: 市人大代表、平度九中副校长王艳艳在接受掌上青岛记者采访时透露,本次参会自己带来了关于“进一步统筹盘活市内教育资源,促进乡镇教育高质量发展”和关于“进一步均衡推动高等教育布局,推动青岛新旧动能转换”的两条建议。

微信图片_20190119111137

市人大代表王艳艳接受掌上青岛记者采访

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今天(19日)上午,青岛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开幕,晚报掌控融媒体首次启用报纸小程序、社群直播、轻专题、H5、短视频、VR全景等10余种新技术、新“神器”,带市民和粉丝“沉浸式参会”。

会前报到日,市人大代表、平度九中副校长王艳艳在接受掌上青岛记者采访时透露,本次参会自己带来了关于“进一步统筹盘活市内教育资源,促进乡镇教育高质量发展”和关于“进一步均衡推动高等教育布局,推动青岛新旧动能转换”的两条建议。

 

“一对一”帮扶体制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目前青岛市义务教育已经实现良性、均衡发展,成绩显著。但是,还是要看到,目前乡村中小学教育和青岛发达地区的优质中小学相比,还内在的存在不少差距。首先,教育理念和践行。先进示范学校的先进理念,尤其是其实践落地与乡村相比存在明显差异。不少乡村教育,依然停留在理念只是观念,行为依旧落后的现状;其次,资源和设施差距。图书、实验器材、活动室等有,但是不够充实、不够充分。并且优秀教师数量少。基于这多种原因导致的城乡教学差异,王艳艳提出“进一步统筹盘活市内教育资源,促进乡镇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王艳艳建议建立市区示范校与乡村学校“一对一”帮扶体制。加强理念指引培训,尤其是实践路径的持续跟进。帮助乡村地区真正将优秀教育理念在乡村落地。以三年为周期,形成政策保障;帮扶学校利用自身优势,指导建立、提升图书室、实验室、活动场地等,为全市教育发展助力。最为关键的资源是人才。坚持引进来与走进去相结合。示范校发挥名师输出、带动效应。落后校青年教师进入名校进行跟岗学习。不走过场,真正能待的住、学得会,用得上。

“我市有丰富的内部教育资源,统筹盘活,‘教学相长’,定能促进我市教育更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升人民教育满意度。”王艳艳说道。

均衡高等教育布局 助力新旧动能转换

山东省已经吹响向高质量发展的进军号,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迈出文化强省建设的坚定步伐。值此之时,我市作为改革发展先锋,更应在新旧动能转换,高质量发展中发挥表率。教育发展,尤其高等教育发展,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人才培养问题。而人才,是最为关键的发展要素。我市应该进一步规划布局,加强顶层设计,进一步均衡高等教育布局,助力新旧动能转换。

大学是城市的创新引擎。目前我市高等教育现状,整体成绩显著。截止目前,我市具有独立校区的高校数量25个,新签约引进的高等教育机构达32个;但是也存在问题,其一,新引进的高校或研究机构的建设速度、规模、质量以及人才培养与当地需求有效对接问题;其二,原有高校进一步做强做出特色,其三布局集中在崂山区、西海岸、蓝色硅谷、高新区四大聚集圈,但是目前发展相对较慢的莱西、平度高校数量和质量偏少、偏弱。

王艳艳表示,进一步梳理政策,坚持开放办学,加强政策引导和扶持,各部门联动,持续加大高校的引进、落地和成长。从引进,到发展壮大,形成相应顶层设计,系统支持,持续做好筑巢引凤工程,为教育强市、人才强市建设持续加大投入!青岛大学、海洋大学等高校率先发展,争取国家、省、市共建,在政策、机制体制、资金、人才等率先改革,加大投入,进入国家乃至世界一流高校行列,发展示范带动效应。

做好四大高校聚集区的同时,兼顾地区高校资源均衡布局发展,实现高校资源的均衡,带动地区均衡发展。新引进高校政策引导兼顾平度、莱西,并在现有高校建立地区分校,让本地职业院校等升级发展。“一所城市所拥有的大学数量和质量,直接关乎城市的创新力量。而创新发展,人才优先。高校作为城市发展的关键引擎,均衡发展定能为推进新旧动能转换贡献力量。”

(记者 丁升 摄影 尹亚炜)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丁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