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河套街道东河套社区新楼明年9月份居民回迁

文明智慧

站在汇海路和裕和路路口向南望去,济青高铁从高架桥上方绵延而过,向东望去,高大的塔吊正在缓缓转动,8个楼座已经雏形显现,这里便是建设中的河套街道东河套社区安置小区。去年10月,小区第一个楼座顺利封顶,今年11月,8个楼座全部封顶,预计明年9月份居民开始回迁,居民将能在新居里度过春节。

河套

抓住机遇开创新生活

几十年前的东河套社区,居民们的生活主要依靠种地、打鱼和参与“副业”这三种方式。现在的“副业”是指主业以外的工作赚点外快,那时候居民口中的“副业”是指除了务农以外的工作。东河套社区党支部副书记隋秀丽介绍,东河套社区并不是紧靠海边,所以当时许多居民都是靠种地为生。社区并没有专门用来打鱼的大船,打鱼的居民其实也是到南侧紧靠海边的罗家营当“小工”。而居民们口中所说的“副业”是指到社区的水泥厂上班,上世纪80年代末,老一辈东河套人在水泥厂打工,随后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加入其中,小小一座水泥厂养活了东河套社区众多居民。 

从2010年起,越来越多的地方都在搞建设,楼房接二连三拔地而起,有了新房必然也需要安装门窗,敢想敢干的东河套人瞅准了这一商机,将自家院子拉上大棚,开始了红红火火的塑钢窗加工生意。社区居民的塑钢窗生意一开展,就吸引了不少顾客,刚开始自己社区的居民,后来逐渐扩展到周边社区,现在整个河套街道的居民只要一需要塑钢窗都会想到东河套社区。加工需要人手,就这样,原本不起眼的塑钢窗加工带动了社区就业,不少居民走进邻居大院上班,生活有了新出路。随着材料更新换代,以前塑钢窗已经渐渐落伍走出人们的视线,取而代之的是铝塑门窗,社区居民再次抢抓机遇积极转型,同时开辟了隐形网生意,居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河套2

老有所乐 有了好去处

上了年纪的老人闲来无事做什么?看孩子?收拾家务?除了这些,东河套社区居民还有新选择。为了丰富居民生活,东河套社区修建了娱乐场所,室外是占地200平米的大棚,可供居民们跳舞、休闲,室内有书画室、棋牌室、电子阅览室、信息室等。除了较大的娱乐广场,社区该根据划分的7个小组建设了 “小广场”,“小广场”里有健身器材和大理石桌凳,离娱乐场所较远的居民可以就近到 “小广场”锻炼、聊天,老年人在安享晚年的同时,也能拥有丰富健康的精神生活。 

除此之外,社区还建设了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隋秀丽介绍,社区里个别上了年纪的孤寡老人,没有儿女照料,平时闲着也没事干,白天他们就可以到照料中心,里面有专人负责,大家都聚在一块聊天打牌,心态年轻了,精神面貌也很好。“以前的人50岁就觉着很老了,现在50岁大家伙都还觉着很年轻。虽说赶不上年轻人,但觉得还能发挥余热,老有所乐,不给家里人添麻烦,真是挺好的。”谈及自己的晚年生活,社区居民刘大姐喜笑颜开。

河套3

丰富生活 精彩不停歇

为了丰富居民业余生活,东河套社区组织成立了啦啦操、广场舞、秧歌队等社区文艺特色队伍,将更多的居民吸纳到队伍中来,并聘请了专业教师对居民进行指导。晚饭时间一过,社区文化管理员就组织居民们一同到广场“开跳”。东河套社区是河套街道最小的社区,总人口581人,但是一到跳舞时间,仅广场上就能聚集五六十人,其中除了老年人,也不乏充满活力的年轻面孔,每当这时,社区居民个个都是“舞蹈家”。

除了“舞蹈家”,东河套社区还不乏“演艺人”。去年,河套街道第二届小品大赛上,东河套社区自编自导的小品荣获三等奖。近日,“说唱新时代·奋进新征程”2018年河套街道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第三届原创小戏小品大赛拉开帷幕,东河套社区居民携原创小品《吃鱼》再次精彩亮相。“别看我们村小,各种文体活动也是积极参加。这个小品是我们居民自编自导自演,从大家身边取材,表现日常生活的喜怒哀乐,十分的接地气。”隋秀丽说。为了丰富居民业余生活,社区还举办了夏季纳凉晚会专场、象棋比赛、乒乓球培训,同时居民也积极参加街道市民运动会以及各项文体活动,既丰富了文化生活,还锻炼了身体,一举两得。凭借丰富、有序的文体活动,东河套社区去年连续被街道评为先进党支部、文体工作获三等奖、宣传优秀社区。

(来源:青岛高新区宣推办)

二维码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刘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