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本地 > 正文

青岛出台意见:到2022年"新六产"总产值达3000亿元

核心提示: 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加快推进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市建设,助推互联网与农业发展高度融合、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同步提升。

res07_attpic_brief (1).jpg

日前,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新六产”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农业“新六产”发展目标:到2022年,全市农业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重大突破,农业“新六产”综合示范区基本建成,农业全环节提升、全链条增值、全产业融合步伐加快,物质技术装备条件显著改善,农民收入持续增加,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建成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0个以上、现代农业精品园1000个,过亿元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120家、农产品加工业产值2000亿元,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3000万人次、产值200亿元以上,农业“新六产”总产值达到3000亿元,带动综合示范区农民人均增收5000元。

《意见》提出推进农业“新六产”发展的十项重点任务——

优化农业“新六产”发展布局。规划建设农业“新六产”综合示范区,重点打造青岛西海岸高端智慧农业示范区、即墨区青岛国际种都核心区、胶州市临空高效农业先行区、平度市粮油终端消费发展引领区、莱西市农产品物流配送先导区,搭建农业“新六产”生产生活生态体系。

创建农业“新六产”示范综合体。以农业为主导,统筹整合涉农资金和资源,打造一批集工业商贸、会展博览、文化娱乐等多个相关产业融合一体的农业“新六产”示范综合体,使其成为现代都市农业的试验区,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引领作用。

培育多元化农业“新六产”带动主体。支持符合条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优先承担农业综合开发、中央基建投资等涉农项目。鼓励家庭农场完善资源、资产管理,发展新型业态,不断提高经营规模和效益。争创家庭农场省级示范场,开展市、区(市)多级联创活动。引导农民合作社按产业链、产品、品牌等组建联合社,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发展农产品储藏、运销及产地初加工。支持农民合作社创办龙头企业。

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鼓励有经济管理服务职能的粮食、供销、邮政、农机、烟草等部门,向农村延伸农资供销、农机作业、土地托管、统防统治、烘干储藏等服务职能,打造为民服务综合平台。支持经营性服务组织为农民提供生产、加工、贮藏、销售、科技、信息、融资、保险等农业生产全程服务,实现规模化经营与农民共享收益的有机统一。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示范县创建活动,制定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标准,规范服务行为。

强化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培育和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鼓励龙头企业通过订单、合同、贷款担保等方式,带动小农户、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规模化现代种养基地,协同开展农业生产经营。支持龙头企业打造现代冷链物流体系,拓展农产品加工,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经营,实现复合式发展。

加快推进农业特色小镇建设。按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要求,积极培育特色鲜明、产业发展、绿色生态、美丽宜居、休闲宜游的农业产业特色小镇,推动现代农业向特、精、强方向发展。坚持空间布局与周边自然环境相协调,彰显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高标准配套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具有创业创新服务、公共服务、商贸信息交流、文化展示、旅游信息咨询、产品交易和信息管理等功能的综合服务平台。

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十百千”创建。落实《青岛市农村新型社区和美丽乡村发展规划(2015—2030年)》,打造一批富有地域特色、承载田园乡愁、体现现代文明的美丽乡村样板。积极稳妥推动多村一社区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农村新型社区服务中心作用,建设以社区服务中心为核心的“乡村30分钟公共服务圈”。打造大沽河沿岸美丽乡村风情带示范线,沿岸1公里范围内村庄美丽乡村达标全覆盖。

推进现代农业园区提档升级。推动产业园区、科技园区、创业园区“三园同建”,推进各级现代农业园区融合发展关联产业。启动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认定,引导发展“生产+加工+科技”型的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产业园区综合体。建立农业科技园区产业联盟,构建农业创业园集群,吸引龙头企业和科研机构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鼓励农户和返乡下乡人员通过订单农业、股份合作、入园创业就业等方式,参与建设、分享收益。

做大做强休闲农业和旅游农业。加大对休闲农业园区、农业节会和乡村旅游重点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投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项目用地纳入土地利用规划和年度计划优先安排。打造精品乡村游线路,在城市近郊区、大沽河沿岸、滨海沿线和北部山区区域培育一批生态旅游品牌。加强农村传统文化保护,合理开发利用农业文化遗产。大力推进农耕文化教育进校园,统筹利用现有资源建设农业教育和社会实践基地,引导公众特别是中小学生参与农业科普和农事体验。完善旅游村镇居民用水用电、道路、停车场、餐饮、厕所等服务设施,改善生活环境,进一步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促进农民就业增多、收入增长。

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加快推进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市建设,助推互联网与农业发展高度融合、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同步提升。建立并不断完善农业大数据平台,为农产品质量追溯、灾害预警、动植物疫情防控、农机安全防控、耕地质量监测等提供网络、信息等技术支持。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推进“互联网+社村共建”,大力培育农产品电商平台企业和农村电商服务企业,逐步实现农产品“产运销”电子商务一体化发展,带动农民利用互联网创业就业、增收致富。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韩晓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