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6名老工匠坚守30年 手工打造木船千余艘

红岛自古以来盛产各类海鲜,在这里不仅渔民多,渔船多,连工匠造船的技艺也是首屈一指。近日,青岛电视台《海洋》栏目专题报道了红岛经济区“最后的手工木船厂”:6名老工匠坚守30年造船千余艘,下面请看详细报道。

近年来,随着机械化、智能化程度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手工造船技艺逐渐凋零。最近,青岛红岛经济区的红双木船厂在网络上迅速走红,被称为青岛最后的手工木船厂。在这里,6名老工匠坚守三十多年建造木船千余艘他们用实际行动让古老的技艺换发新的生机。

船

上午,记者来到红岛经济区红双木船厂,这处面积不大的海滩上,几名工人正全神贯注的忙碌着,一艘正在建造的渔船已经初具规模,只剩最后的收尾工作。

作为这间船厂的主人,刘方林已经在这里工作了近三十个年头。他说,家里从祖辈就开始建造木船,一代传一代,一直传到了现在。透过船厂的历史,刘方林也见证了红岛渔民的发展历程。

木质渔船从选料加工到成型刷油,要经过8个步骤100多道工序,其中百分之八十都需要纯手工完成。刘方林告诉记者,掌握这门手艺不仅需要天赋和悟性,还需要实实在在的体力,风吹日晒,艰苦异常。

红双木船厂所在的青岛红岛地区水质良好,自古以来,渔业捕捞一直是当地居民主要的生活来源,这也直接催生了大量木船作坊的诞生。不过,近几十年来,随着新型船只的普及和当地生活方式的转变,传统造船业逐渐凋零,红双木船厂也成了红岛地区硕果仅存的手工造船厂。 

如今,船厂共有6个人,最年轻的工人年龄也已超过40岁。古老的技艺饱含着先辈杰出的手工智慧和严谨的工匠精神,在当今的工业化时代显得尤为珍贵。

近年来,虽然机械化船只的普及让手工造船业逐渐凋零,但令老造船人感到欣慰的是,由于传统木船的机动灵活性,市场需求一直存在,多数手工木船厂每年都保持着不错的订单量,他们的老手艺一直有着用武之地。

前几年,手工造船技艺被评为了青岛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很多人也建议红双木船厂等手工船厂进行集中整合,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把手工造船和旅游体验结合起来加以开发,让古老的技艺焕发新的生机。(来源:青岛电视台)

二维码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刘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