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解读“2311”】一图读懂红岛经济区“十大工程”

红岛经济区为保证“三大战略”高效实施,在战役部署层面推出“十大工程”。即:软件信息产业育成工程、医疗医药产业育成工程、智能制造与新材料产业育成工程、互联网产业育成工程、金融业育成工程、高端服务业育成工程,以及创新创业工程、城市品质提升工程、社会治理工程、民生改善工程。

微信图片_20170424220759

微信图片_20170424183313

微信图片_20170424183316

一是软件信息产业育成工程。紧紧抓住市里赋予的青岛软件科技城定位,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科技创新中心”,系统筹划,高端发力,整体出击,加快产业龙头项目的引进,用5至8年的时间,进入国家硬、软件信息产业示范基地的先进行列。近期目标,要加快建成30平方公里的青岛软件科技城,到2020年引进培育年收入亿元以上的项目10家,产业规模要达到100亿元。

二是医疗医药产业育成工程。主要涵盖精准治疗、高端医疗设备研制、新药研发三大领域。把高新区打造成为医疗医药创新中心和产业基地,是我们这代人必须正视的时代担当和历史责任!近期目标,到2020年医疗医药产值达到60亿元,产值过亿元企业10家。

三是智能制造与新材料产业育成工程。围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创新基地”和“石墨烯科技创新中心”等,对原来的高端制造、节能技术与新材料两个产业进行整合,大力实施“互联网+、物联网+”工程,重点聚焦传统生产线、传统营销模式“平行设计”,提供智能系统解决方案,在机器人、石墨烯等领域保持领先。近期目标,到2020年实现产业产值250亿元。

四是互联网产业育成工程。2016年青岛72家本土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实现交易额9273.5亿元,增长35.1%,交易额全省居首。未来,我们将抓紧互联网产业发展的尾巴(比如细分市场),扭住物联网发展的龙头,聚焦打造垂直互联网平台总部基地和物联网创新基地,为青岛乃至山东在互联网、物联网产业领域打出一片蓝天。

五是金融业育成工程。将金融作为主导产业,围绕传统金融、基金、互联网金融三个领域,加快科技金融融合发展,争取用3至5年时间,引进形成集传统金融、基金、互联网金融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建成青岛北部的金融中心。

六是高端服务业育成工程。与青岛打造“三中心一基地”战略相呼应,在高新区着力培育与引进包括总部经济、文化创意、中介机构、旅游业等在内的高端服务业尤为必要。这些产业是美丽青岛示范区和创新创业先导区的内涵标配。为此,我们要抢抓机遇、主动作为,全力打造国内一流的高端服务业聚集区,全面提升对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支撑能力。

七是创新创业工程。重点抓好高端人才引进服务、创新平台和“双创”高地建设,到2020年引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团队100个、创新型领军人才项目等300个,院所系、高校系、企业系、国际系四大创新体系初具规模,建成科技企业孵化器50家,新规划建设一千万平米产业载体,连续五年实施“三个一百”孵化载体建设计划,打造全市领先、全省示范、全国驰名的创新创业高地。同时,加快政策先行先试,构建起符合功能区实际的体制机制和“一区多园、各具特色、协同联动”的发展格局。

八是城市品质提升工程。坚持精致规划,实施“多规合一”,合理布局生态生产生活空间;稳步推进全域村庄改造,让红岛老百姓住上青岛最好的安置房;高品质推进美丽青岛示范区标志区建设,将华为、中兴、腾讯小镇等打造成特色智慧小镇;按照时间节点,推进市级重点公共服务项目尽快出形象;按照超前、智慧、永续理念,加快城市、公共交通、供水供电、燃气热力等规划建设,全方位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配套,营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

九是社会治理工程。牢固树立“第一时间、第一责任”理念,做到“不惹事,不怕事,不误事”,确保政治、社会、信访和生产生活安全,将城市管理与社会治理统筹把握、有机融合,全面推进网格化管理,进一步完善网格——社区——街道——管委四级链条。扎实推进高效能城市管理,构建以城市良性运行为核心,城管、执法、服务三位一体的“大城管”体系。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创建,促进由“村民”向“市民”转变过程中的素质提升和文化蝶变。将红岛经济区打造成青岛市最安全、稳定、文明的和谐之区。

十是民生改善工程。牢固树立并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按照“学有优教、病有良医、劳有应得、老有颐养、住有宜居”的总要求,每年推出一批民生实事,切实解决企业和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难点、热点问题,让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中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作为对“三大战略”的战役部署,“十大工程”主要解决载体和路径问题。(信息来源:宣推办新闻报道组)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于睿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