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话题 > 正文

爆款配置的《长城》为何口碑扑街?

1481621585916

最近,有两部大片接连上映,在观众的评价中却又冰火两重天。一部是美国电影,梅尔·吉布森导演的《血战钢锯岭》(HacksawRidge);另一部是中美合拍的电影,张艺谋导演的《长城》。

《血战钢锯岭》故事老套,并没有追求什么创新的叙事结构,基本上就是传统老电影的套路,而且也没有制作3D。但这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却受到中美观众的一致好评,票房口碑双丰收。《长城》则遵循商业片的标准,以美轮美奂的场景和令人耳目一新的特效来讲述一个奇幻的打怪故事,却不料上映后遭到观众的一致吐槽,算得上是口碑仆街。在豆瓣电影上的评分,前者观众评分为8.8分;后者只有5.3分(满分为10分,最低2分)。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尴尬,可以从众多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和总结,包括导演的水平、演员的演技、剧本的质量,等等。按说,曾经拍出过《活着》的张艺谋作为世界级导演,水平是无可置疑的;演员阵容包括马特·达蒙这样的美国一线明星,以及张涵予这样的中国老戏骨;剧本也是由好莱坞团队千锤百炼出来的,这样大手笔炮制出来的《长城》,不说让观众惊艳,起码让观众花钱看电影觉得值。可是,许多观众看完之后有上当受骗的感觉,有中途退场的,有尴尬癌当场发作的;口碑舆论的焦点不是《长城》好不好,而是《长城》是不是烂片。

笔者作为电影艺术的外行,只不过是一个吃瓜观众,难以从电影艺术的专业角度提出切中肯綮的意见。不过,作为一名心理学专业工作者,却可以从消费心理学的角度为此案例谈谈两部大片为什么差距这么大。

客观地说,电影就是娱乐消费商品,电影业也被称为娱乐业的一部分。那么,从消费心理的角度,观众花钱去影院观看电影,目的也就是“图个乐子”。如果用心理学家麦圭尔(M cG uire)的心理动机理论来说,电影作为娱乐业首先就是要满足消费者“缓解紧张的需要”,这是一种消费者主动的、内在的情感性动机。如果仅仅从这个角度来看,《长城》作为一部美轮美奂制作精良的爆米花电影应该能够满足消费者的这种“图个乐子”的需要,那为什么还有那么多观众吐槽,口碑仆街呢?

问题的关键就在于,电影固然作为娱乐业,观众作为消费者固然是为了“图个乐子”去花钱看电影,但任何商品所要满足的消费者需要从来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复杂多维的。不同的观众,即使是同一个观众,通过观看电影所能够满足的心理需要决非简单“图个乐子”,而是包含着错综复杂的多种心理动机。麦圭尔把一件商品所能满足消费者的心理动机按照四个维度分为了16种基本的心理动机,而一部成功的电影应该在每一种心理动机层面上,都能给观众带来愉悦、满足和肯定。

以《血战钢锯岭》为例,影片前半段的成长和爱情故事,能够给观众带来愉悦的体验;而后半段血脉贲张的战争场面,又能刺激观众的肾上腺素,感到激爽。这些是影片作为娱乐业的基本功,满足观众的“缓解紧张的需要”。可是,真正让电影获得观众一致好评的,却并非这么简单。不同的观众,通过《血战钢锯岭》获得了多元的、不同的满足。有些观众从影片逼真的血战镜头,以及日寇的负隅顽抗,满足了“求新猎奇的需要”,刷新了所谓“抗日”影片的新体验;有些观众从主人翁坚决的反战态度而感喟,体验到观念的共鸣,满足了“追求一致性的需要”;还有些观众通过影片主人翁独特的怪咖行为模式,以及美国军营对待怪咖的方式,感受到与个人经验不一样的态度,满足了“功能性的需要”,获得了新的观念。

换言之,一部成功的影片,无论观众从哪个层面的心理动机来追求,都要能使不同的观众求仁得仁,并行不悖。即使退而求其次,哪怕是一部只是简单追求感官愉悦,只让观众“图个乐子”的影片,也要避免使观众在其他心理需要的满足上产生冲突。

而《长城》犯下的就是这个商业大忌。从简单的感官愉悦,耳目一新的特效,观众显然可以“图个乐子”;但是无论怎样的特效也不能与生活经验和常识相违背,否则就会产生“ 违和感”,破坏观众“追求一致性的需要”;更不能与观众普遍的,共识性的观念相冲突,导致观众三观尽碎,最终换来票房高涨,口碑扑街。

所以,尽管电影业是娱乐业,但征服观众的绝不仅仅是满足他们的娱乐需要,而是要让他们从影片中获得共鸣;起码也不能观念冲突。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pathos不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