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岭庄:始于明代 青岛第一个“消失”的渔村

来源:青网    更新时间:2015-12-02 10:43  

121212

沙岭庄位于青岛市区北部、今青岛海晶化工厂厂内,东北侧是青岛国棉五厂,西南临开封路,是解放后青岛市第一个消失的村庄。

海水沙滩立村子

在1947年出版的《青岛指南》上,有这样的记载:“东大山在阴岛(今红岛)之极东,滨海耸立,气象巍峨,相传为古洪州西关,有城墙遗址。农民屡于山上拾得盔顶甲片及金钗等物……毛岛孤悬东大洋村东海中,上有古井一口,水味清洌,闻系古洪州西门,但代远年湮,城舍荡然,相传明以前即有之。”这就是说,这个古老的传说,并不是空穴来风。因为十几年前,在沙岭庄一带的外海中,市民们在海滩上的确捡到过“秦砖汉瓦”和一些宋代瓷器。

历史上,沙岭庄原是个小渔村。明朝万历年间,一韩姓者居住在海边沙丘上,取名沙岭庄。从村名看,这里曾是一片海滩,1988年青岛化工厂在建厂内发电站时,地基下挖至10余米之下仍是沙子即为佐证。村庄初建时,村民以捕鱼种地为生。下海捕鱼的渔船很小,只能乘坐两三人,俗称“小舢板”。那时,青岛渔业资源很丰富,每逢渔汛季节,不用出很远的海,就能满载而归,海货吃不了就晒在屋顶和村中的空地上,村中到处弥漫着鱼虾的腥气。因村庄周围土地贫瘠,农业产量很低,多种些地瓜玉米等。

IMG_7853

见证百年青岛工商业变迁

1897年11月德国侵占青岛后,修建了胶济铁路,并在沙岭庄设站。后来,铁路沿线纷纷建起了工厂,这些工厂有1935年建的丰田纱厂(现国棉四厂)、1934年建的上海纱厂(现国棉五厂)、1946年建的丰田铁工(现青岛纺机)、1947年建的鑫和胶皮厂(现青岛化工厂)。几家工厂都有铁路专用线与沙岭庄车站相连。20世纪40年代,在大水清沟和沙岭庄车站间修建了一条路,取两端地名的首字即大沙路。那时运输交通工具除了火车外,其余是独轮车、地排车和马车,汽车是很罕见的。这就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从事货物运输,与此同时工厂的发展,也同样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这就使处在中心位置的沙岭庄村得到空前发展。

以当时有名的“福兴永”酒家为例,掌柜是沙岭庄人。他开始创业只以卖开水为生,后兼卖烟。随着沙岭庄的发展,逐渐有了资本后,便雇人打火烧、卖小百货。丰田纱厂、上海纱厂建厂时工人从南方来的多,吃饭就成了问题,掌柜的就增加了蔬菜和面粉买卖,由于需求量大,买卖非常兴隆。1937年“七七事变”后,工人纷纷逃难,由于那时的买卖大多不是现金交易,是赊账,到年底结账,战争爆发,人都跑了,买卖就破产了。后来,“福兴永”东山再起,除做百货生意外还用大黄米做成大黄酒出售。买卖鼎盛时期,在北京路设有店铺,有自家的酿酒厂,自产自销,买卖兴隆,远近闻名。周边附近各饭店用酒大多由“福兴永”提供,解放前,无“福兴永”的酒不成席之说无人不晓。“福兴永”雇有账房先生和数十名工人,家中还装有两位数的电话,是青岛市最早安上家庭电话的大户之一。“福兴永”掌柜生育9个儿女,其中有5个大学生,在沙岭庄很有名。最近在档案馆查到资料,是民国三十年(1941年)青岛黄酒协会的文件,里面记载到:““福兴永”雇工4人,掌柜50岁,电话49号,注册资金1000大洋。”‘“福兴永”品牌已经消失,但根据后人的描述,在四方海云庵附近的青岛民俗博物馆,把“福兴永”酒家的门头还原在展馆内,游客可看到古色古香的老店铺。

IMG_7835

寻祖归根撑起一片天地

沙岭庄村还有不少能工巧匠。如“安瓦匠”,换瓦砌墙远近闻名,而最拿手的是“盘炕”,那时,家家户户都有大火炕,安瓦匠盘得炕又好烧又节柴。“张铁匠”打白铁不简单,不论啥物件,只要说出来它的作用或画出图,他都能打出来,保准让客户满意。“周皮匠”以做鞋缝鞋为生,妻子打下手。沙岭庄人没有没穿过或修过周皮匠做的鞋的,外地人来定做者也是应接不暇。1986年,老伴俩相差不几天相继去世。

解放前每年清明节,附近各村许多人到沙岭庄打秋千,转秋千同时可上5个人,可谓盛况空前。过年时,沙岭庄还举行踩高跷、划龙船、舞狮子比赛,至于为什么在沙岭庄举办,没人说得清,可能与沙岭庄经济条件较好有关。

沙岭庄还设有“同乐会”,负责大型的文体活动,由村里大户人家出资,过年时组织村民到“有头有脸”的人家拜年。

沙岭庄村有王、宋、曹、毕、滕五大姓氏,大多是历年移民。其中王姓是因德国强占会前村而搬迁过来的,会前村王姓族人分别在浮山所、沙岭庄和即墨沟岔草草落户,迁居沙岭庄的是王氏第9世孙。宋姓则是从杨戈庄迁来的,族谱是增、述、立、得、泽、文、明、初、启、昌,现已传至第8代了。滕姓和下四方村的滕姓是一家。各姓氏形成一个圈子,就有了王家胡同、宋家胡同、曹家胡同、滕家胡同、毕家胡同等。

村子有南街、中街,是2条东西向的大路,把村子分为3部分,街上有商店、酒馆。两条大路上铺有长方形石条的“车轨石”,是为方便地排车和独轮车行进而铺设。

IMG_7872

任重道远沙岭人不忘初心

沙岭庄非常重视教育,初在曹家祠堂设有私塾。1944年村里在“后沙窝”建起初级部——沙岭庄小学,小学生足不出村就能接受教育。先生有林老师和曹老师,教师的工资由村里出。学校有2至3个班,招收10岁以下的小学生。4年级以上则到大水清沟学校上学(现四流南路小学),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解放。解放后,国家投资建立了开平路小学,沙岭庄村的孩子都到开平路小学上学。那时上学最怕下雨,下雨后水清沟河就有了大水,每到此时驻扎西兵营的解放军就到河边帮助小学生过河。1957年,化工厂在东南山(现开封路银行附近)建起“硫酸坛子”小学,该学校存在了3年,是为过渡搬迁特意设置的学校。

时光荏苒,随着沙岭庄周围工厂的不断增多,沙岭庄村民当工人的多起来,到后来,村里的渔民渐渐消失。

1958年经市政府批准,由征用地单位青岛化工厂负责在阎家山西岭(现郑州路)和盐滩南山(现幸福花园)建起了新房,称为沙岭庄新村,迁移安置住户。1963年,沙岭庄正式淡出人们的视野,这是解放后青岛市第一个消逝的村庄。

文/宋立嘉 图/柳栋

浏览更多村庄故事:http://special.qing5.com/150921

旧时光页面二维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