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家山:放下锄头搞企业 “明星”村致富有道

来源:青网    更新时间:2015-11-10 09:50  

1212212

闫家山村位于现市北区北部,村前是郑州路,两端分别与重庆路、四流南路衔接。明永乐年间,始祖闫氏由云南迁来建村。因村子座落于土丘上,故名为闫家山村。建国前,全村400多户,村民以农业为生。1982年,作为市区所属21个生产大队之一由农转非,从此打破了原来生产队制,成立了企业总公司。也是从那时开始,闫家山村从落后村变成了富裕村。

IMG_7795

村民放下锄头学技术 穷村变富村

据闫氏族谱记载,明朝永乐年间,朝廷大移民,闫氏的祖先大帮、大友两兄弟背井离乡从云南来到山东。走到即墨城南约八十里的地方,兄弟俩看到一座小山,一眼就相中了这块风水宝地,决定在这里安定下来。于是在此建房盖屋、开荒种地、捕鱼打猎。因为村庄建在山岭上,所以取名闫家山村。到了明朝末年,闫家山村已经形成了远近闻名的大村。此后,又有两支张氏分别从杨家群和汉河村移居过来;在德国侵占青岛时期,胡姓的一支也从会前村迁来,逐渐形成了以闫、张、胡三大姓氏为主的自然村落。

自明朝从云南迁徙到这片土地上,闫家人在这里流下了祖祖辈辈辛勤的汗水,改革开放以来,闫家山人民欣喜地看到了自己生活上的提高。“七几年那时村里开始办厂,我加入汽配厂做铆焊工,一做就是20多年。从一个只会种地的农民,到厂里的技术工,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65岁的闫至学回忆起解放后村里的变化十分感慨。闫至学说,现在社区居民有2600多户、7800多人。大家这些年在收入方面有了极大的改善,社区里有自己的村办企业,效益一直不错,让广大居民都跟着获利。

IMG_7828

闫家山村北曾是青岛重要水源地

据岛城文史专家鲁海介绍,闫家山村作为张村河与李村河的汇集之地,虽然时常发生水灾,但这里的水却造福着青岛百姓。

1897年德国人占领青岛,为解决饮水及其他用水问题,先是在会前村一带打机井取水,又在海泊河建水源地。此后随着人口的增多,又于1906年到 1909年间在闫家山村北建起了水源地。历经三年的勘察开凿,在这里打井14口,通过沙层自然过滤简单消毒后即可饮用,向市区供水“一日之给水量,初为 1800立方米,1916年增加到3000立方米”。当时在水源地工作的工人多为闫家山村民。

又据《青岛市志·水利志》记载:“日本第一次侵占青岛后,将水源地扩建,在庄子南山建崂山县第一自来水厂,以收流清河水库及沿海井群之水为源。”日占青岛的时候,又去白沙河建水源地,仍有闫家山村的村民前往当水厂工人。而在1947年出版的《青岛指南》中,有“民国前六年,在阎家山北李村河张村二河合流处开辟李村河水源地,水井共三十八眼”的记载。

IMG_7769

已被毁的镇水庵曾承载村民美好心愿

崂山曾有“九宫十八观七十二庵”,而闫家山村的镇水庵就是其中之一,虽然这座庵已在文革期间被毁,但村里老人还能说出这座古刹的典故。今年70岁的闫志荣告诉记者,传说镇水庵始建于乾隆年间,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由于闫家山邻河靠岭,河水分别源于上游的九条河流,九龙之水在闫家山村后汇合,所以此处也称九龙口;紧靠着九龙口的南面河道有个小拐弯,这里被河水冲出了一个深不见底的大湾,不知从何时起人们就把这里称为马湾。河水丰沛,自然容易成灾,古时候的闫家山村几乎年年闹水灾,老百姓的日子十分难熬。到了乾隆年间,村里出了一个在京城当官的亲戚,于是出了一笔钱,要在村头建一座镇水庵,借神佛功力降服灾害。据村中老人介绍,曾经在镇水庵里有一块石碑,上面刻有建庵之初京官和村里老百姓集资的名录,只可惜石碑早在几十年前就不知所踪,所以具体内容已无从考证。

“镇水庵的位置就在现在的闫家山社区居委会的院内,只有一个大殿,东西长约10米,南北约5米。”闫志荣介绍,据说镇水庵建成后,洪水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控制,即使有洪灾,河水也只到村头,不会越过镇水庵,淹到村民家里去。据村史编撰小组成员闫志君、闫立宽回忆,过去镇水庵的香火很旺,每年的大年初四到正月十五,镇水庵前都会举行庙会,除本村人赶会外,邻村人也爱来凑热闹。每当此时,镇水庵前就会搭起戏台,表演武术、柳腔、高跷等,当然也少不了闫家山人最爱的地秧歌。庙会最热闹的那几天,来赶会的摊位能从镇水庵前的广场上延伸出去三十多米。

如今,随着镇水庵的湮没,当年的热闹景象也早已不在,只剩下建庵时种下的一雌一雄两棵银杏树,雌树仅剩枯树干,雄树依然枝叶繁茂,见证着几百年来闫家山村的沧桑过往。

IMG_8598

200岁闫家山地秧歌曾受邀出国演出

约200年前,闫家山村民从当年盛行的高跷秧歌中得到启发,将舞扇少女,拉鼓少男,耍铜钱棍,打棒锤男青年的表演移植到高跷上。约140年前,闫昌洋带领一班人把七八十厘米的高跷改为只有十厘米的“矮跷”。舞动灵活了,幅度大了,又增加了持伞老者领舞并即兴歌唱,以挎篮、拿蒲扇老婆婆作伴。配以自编锣鼓点,舞出了新的风采。这一表演形式延续至今,地秧歌之名由此定名。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闫家山武术融入了地秧歌,摒弃了“矮跷”,引入唢呐、笙、二胡等乐器伴舞。此时,地秧歌已完全成熟了。

据社区居民闫学江老人回忆,他印象中村里最后一次秧歌表演是1963年,当时19岁的他在秧歌队里司职花鼓。从那次表演后,闫家山地秧歌就消失了。2010年,闫学江等第一批组织者通过多日的研讨和演练,逐渐把“失传”已久的闫家山秧歌里的角色、道具和动作回忆起来。传统的闫家山地秧歌,共分6个角色,分别是扁舞、棒槌、花鼓、铜钱棍、花伞和婆婆。其中扁舞主要是女性演员,手持彩扇和红绸,主要体现女性的柔美;花鼓是男性演员,以绸穗代替鼓锤,模仿打花鼓动作,凸显欢庆丰收的意境。铜钱棍是把竹棍中间掏出几个窟窿,然后穿入几枚铜钱,演员在舞动竹棍的时候发出铜钱撞击的响声。而棒槌则是用农村家里洗衣服的棒槌两两相连而成。婆婆这一角色则起到逗乐观众的作用。花伞是秧歌队最为重要的角色,表演者通过舞动花伞统筹整支队伍的表演,相当于一个乐队的总指挥。

秧歌队成立至今,已经先后在街道、区和市级表演比赛中多次获得冠军。地秧歌队在去年4月还接到韩国大邱的邀请赴韩与当地表演团队交流演出。“我们的秧歌在青岛乃至山东是独一份的,角色分配明确,道具独特,动作编排连贯优美,表演起来跟一般的秧歌队和锣鼓队有很大的区别,我们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接地气,还要把秧歌扭到世界更多地方去。”闫恒巨说。

文/唐婕 图/柳栋

浏览更多村庄故事:http://special.qing5.com/150921

旧时光页面二维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