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淘吧 > 正文

新年疯狂买!出境游扫货为哪般?

核心提示: 马桶盖几乎断货,花1500买10斤日本大米,日本的小家电难道真的比中国制造好吗?国人春节期间境外游疯狂“扫货”究竟是为了什么?

买

有日本媒体算账,今年春节期间,中国游客在日本的总消费金额达60亿人民币,“扫货”花费至少30亿。表现为,“马桶盖几乎断货”,还有人花1500元买10斤日本大米。

相对于前两年“抵制日货”的义愤鼓噪,如今某些国人到东瀛“撒钱”的不眨眼,实在是一种讽刺。不过,愤青们也别忙着吐口水。毕竟,中国游客的“大买特买”足迹已遍布世界。发展中国家的民众,到发达国家“买买买”,究竟是犹如“刘姥姥进了大观园”,还是出于别的原因?

说实在的,如今国内各大城市都有SHOPPINGMALL、OUTLETS等大型购物中心,其中不乏国际顶级与奢侈品牌的入驻。加之对外开放已有三十多年,许多国人早已“见过世面”。在此情况下,国人的境外“血拼”,反倒是出于门儿清国内外差价下的理性选择。最典型的就是品牌服装与知名化妆品,在国外购买的价格可能只是国内的一半,甚至更低,爱美人士自然要“囤货”、帮亲友代购。电子产品则是境外消费的另一热点,即便知道回国无法保修也要买,足见其中的差价诱惑。上述产品并非是国内买不到,实在是国内外差价大,在国外“买到就是赚到”。在游览异域风情的同时,何乐而不买?

境外消费也有非理性与头脑发热的因素。国外照样有“大忽悠”,某些导游吃高额回扣是公开的秘密,一些中国游客禁不住蛊惑,也可能买一堆被吹得神乎其神的“高价鸡肋”,甚至是伪劣烂货……由于旅游消费具有一锤子买卖的特性,退换货无门,旅行社推诿“买者自负”,即便事后回过味来上当受骗,游客也只能自认倒霉。一些超低价“纯购物团”宰客频发,已成为业内公开的秘密。

中国土豪与一般百姓都参与境外“扫货”,有以下几点值得反思:一是国内的某些商品价格为何那么高?这之中,有多少关税的因素,又受到多少国外品牌歧视性定价的影响?在内需不足的情况下,国人宁愿去境外花钱,管理者打算如何应对?二是日本马桶盖等的热销,不光说明国货当自强,更表明国内企业对新兴消费方向的研判不足、投入力度有限。与其抱怨我们的制造业总是替他人作嫁衣,不如多想想常说创新何以难有真正的创新。再者则是,消费者还需保持理性,不要以为“国外没孬货”。暴力性的“买!买!买!”不能抬高自身“身价”,反而给人留下“人傻、钱多”的印象,不坑你坑谁?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纳兰明慧
0